汇聚力量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
(大家手笔)
杨卫
( 2018年10月16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目标:“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就要汇聚攻坚之力、塑才之力、策源之力和融通之力。
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攀登需要不断汇聚各种资源进行攻坚,其中,对基础研究进行资助是必不可少的。据统计,我国的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美国的80%。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支出只占R&D经费支出总额的5.2%,远小于美国的17%。基础研究不够是我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突出瓶颈,需要进行攻坚。基础研究周期较长,属于长程效益事业。这就要求我们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当前,对基础研究的管理是应该“粗粒度、长周期”还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政策问题。具体来看,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政策,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的自主权。此外,目前在有关基础研究的资源配置中,重大项目与自由探索两头大,而作为连接的重点项目数量不足。这种状况容易导致集群式基础研究力量不足,使自主创新链出现“中梗阻”。这就要求我们对相关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攻坚合力。
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意味着我国的科研事业将具有塑造世界级科学人才的能力。当前,随着我国基础研究的蓬勃发展和大批海外人才回归,人才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人才项目和人才称号为了规避扩容贬值,通过率下降;人才称号出现待遇化、物质化;人才计划出现泛化和科层化;等等。对此,我们要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应按照科技界的接受度来简并各类人才计划,厘清人才项目与人才称号的区别。还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阶梯不断上升,创新链不断加长。个别全才可以从事整个创新链的活动,但多数研究者只能承担创新链的一部分工作。因此,创新链的贯通往往需要通过一批研究者的接力合作来完成。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研究者都贯通整个创新链,也不能要求每位主研人员都具有全链条把握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顶层设计时按照全链条布局项目、根据接力段设置项目,更好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
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一项关键能力就是科技发展的策源之力。提升策源之力,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有策源的胆略和智慧,既要防止亦步亦趋、崇洋媚外,也要防止盲目自信、夜郎自大,避免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提升策源之力,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善于审时度势进行策源布局。同时,要在学术界推动形成独树一帜、兼容并包的学风,不断增强我国基础研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
作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学术成果的辐射要有融通之力。融通的障碍主要在于评价体系,而学术评价往往是评数量易、评质量难。提升融通之力并非易事,当前仍有一些“硬骨头”要啃。比如,从数量评价转到质量评价缺乏让非同行便于理解的度量指标;交叉学科评审遭遇学科壁垒、同行稀缺、公正性模糊的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各个研究单位的特点改进评价体系核心指标,实现从评数量到评质量的转变。为此,可以逐步提升质量指标,实行代表作制度,在综合性评审中引入同行认可度等指标。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浙江大学教授)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