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

专题党课: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A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度解析“两个结合”的重大价值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两个结合”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成果,被相继写进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战略性地位。
    一、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是理论创新进程中辩证关联着的两个方面。“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和基石,“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深化和升华。“第一个结合”让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空间维度上的中国化转化。当人类社会进入“世界历史”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然要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确证理论的科学性。“第一个结合”不仅是“世界历史”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能动性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二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时间维度的现代化转化和空间维度的历史纵深发展。虽然“第一个结合”从逻辑上内蕴着“第二个结合”,但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有必要把“第二个结合”以主题化、文本化的方式凸显出来。这既是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的重要环节,是突出中华现代文明主体性、构建新文化生命体的需要,也是深化“第一个结合”的需要。只有深入历史中汲取深厚养分,才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文化根基。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文明、吸收民族特色,是其成为中国人民所能掌握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强大武器的需要,也是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能脱离现实的历史环境,而中华优秀传统又内嵌于中国具体实际中,因而就必然涉及传统文化领域,必须深入到中国历史中以探寻两者更深的结合性。总之,“两个结合”相互统一的理论与实践进路,其内在意蕴斑斓多彩。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丰富内涵,更在实践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法宝,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以党的重要文本和理论体系形式确立下来的“两个结合”,彰显了其真理性本源、实践性基础、规律性走向和目的性旨归的价值特征。
    (一)突出了“两个结合”的真理性本源。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旨在为全人类谋解放的国际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在实践中不断得以验证和升华的。百余年党史的实践经验表明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都以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的真理性本源。另一方面,“两个结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性、整体性、辩证性的理论表达,是以历史总体性思维来把握社会有机体,以透视历史、现实、未来的视角,整体审视中国社会的系统性发展。因而,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系统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真谛,着眼时代要求,系统分析基本国情,在构建和推动战略布局的历史纵深中,实现理论系统的整体结构优化和社会系统持续健康演进。总之,整体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本源,以历史总体性世界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从整体上认识、把握具有物质统一性、历史统一性的世界,才能在杂多现象、内在本质和固有本体中把握存在统一性,才能在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性中整体把握世界发展。
    (二)彰显了“两个结合”的实践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学说的地方在于,它是有史以来唯一自觉地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实践性是它的根本特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标志。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两个结合”基于中国的历史、国情、文化等具体实际,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即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必须用于改造中国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通过“两个结合”的实践展开,不断改变中国社会面貌,取得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历史性成就。
    (三)勾勒出“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走向。“当前的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性?如何指导这个运动?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如果有人拒绝对于这些作认真的过细的研究,那他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解放的道路,但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不是穷尽了真理,而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不是真理的终极形态,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大道,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提供了现实材料和历史资源,推进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发展。“两个结合”的实践探索是通往规律性认识的驿站,只有将经验升华为理论,才能深化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减少实践的盲目性。这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两个结合”从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维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扎根与开花、结果的内在机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适应了社会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深化了党对长期执政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要求相结合,指明了社会主义梦想照进现实的道路,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拓展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方案,改变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指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四)揭示了“两个结合”的目的性旨归。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适应性特征,“两个结合”的最终目的在于适应和服务中国社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旨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因而,“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新补充促进了“两个结合”以有序系统面貌呈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和历史厚度,并在实践中彰显了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历史文化情感需求的合目的性旨归。
    A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而,“两个结合”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理论之间、实践和理论同群众之间关系的有机对接、有效连接。“‘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
    二、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事物的价值在于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的实践中。作为历史性文本和时代性理论的“两个结合”是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体性、系统性表达,是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自觉。我们应当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场域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层逻辑,从历史、现实和文明三个维度对其价值意蕴加以全景式透视、全方位把握。因而,“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中国人民自觉能动改造外来文化的集体智慧。与此同时,“两个结合”的经验总结、理论概括和历史性文本呈现更是以A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主体性的鲜明写照,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充分证明,关键政治人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处于总揽全局、指导实践的第一线,以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构建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理论材料。“中国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同时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成就的人确立为领袖或核心人物的过程”,历史与领袖的选择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因而,对领袖人物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伟大缔造者的分析,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总书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卓越典范,作为“两个结合”的主要创立者,以主体创造性自觉将宏大深邃的思想和政治智慧嵌入“两个结合”的理论阐释中,展现了领袖突出的智识判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具有许多原创性贡献。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由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和理论指南的“两个结合”,也必将彰显着主体历史意识的时代凝结和历史文本的持续创构过程中蕴含的深刻智慧。
(一)绽放着A总书记大历史观的光辉。大历史观是一种将观照对象置于历史发展阶段和时代发展条件的宏大时空坐标中以洞悉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方式。“‘两个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laiwenku.com/516926.html
(0)
上一篇 47秒前
下一篇 2023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

  • (3篇)贯彻学习党的x大精神阶段性工作总结

    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阶段性工作总结(3篇) 突出“严、实、早、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区宣传中心牢固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紧扣中心工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

    2023年6月9日
    4
  •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2020-01-23为加强人员流动管理,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扩散渠道,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省旅行社从即日起暂停经营活动,不再组…

    2022年5月7日
    19
  • 在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1841字) 同志们: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在学习、要在贯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

    2023年8月17日
    26
  • 县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县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深入贯彻落实A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按照区、市文件精神,着力提升市民文明…

    2023年9月10日
    29
  •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获取1000G公文写作资料库
  • 主题党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主题党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用整体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处理事物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整体性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助于防止…

    2023年10月16日
    16
  • 在第二批教育阶段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100字

    在第二批教育阶段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为进一步推进主题教育,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交流经验做法,部署下阶段主题教育重点工作。今天的会议共有2项议程,下面逐项进行。   …

    2023年8月18日
    17
  •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领导干部)

    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领导干部)    根据《×局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的要求,本人对照六个方面,深刻剖析。现做个人对照…

    2023年9月19日
    21
  • 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现在女性在生活中与男性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但家庭出现…

    2022年5月7日
    23
  • (5篇)2023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汇编

    2023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2023年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xxxx年,我局办理的xx区交办的政协提案共xx件,其中主办x件,重点提案x件。针对今年办理工…

    2023年10月18日
    17
  • 研讨发言:***文化思想的理论原点

    研讨发言:A文化思想的理论原点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首次提出了A文化思想。A文化思想是在其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主政浙江期间,在…

    2023年11月3日
    8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